贯彻十八大精神 推动水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
| 招商动态 |2013-01-17
党的十八提出在发展平衡性、协调性、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,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,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。工业化基本实现,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,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,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,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。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,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。作为 “云南北大门”的水富县要在“十八大”精神的指引下,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,切实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,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,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,全面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,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,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,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。
(一) 十七大以来水富经济发展现状
(一)经济总量上台阶,质量提升较快
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的五年,是水富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,从党的十七大召开前的2006年与十八大召开前的2011年的经济发展统计指标进行对比,我们能更直观的展现五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。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(GDP)突破30亿元大关,达到309502万元,比2006年的186483万元增长了65.97%,年均增长10.66%。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46万元,比2006年增长38.52%,年均增长6.73%;第二产业增加值211091万元,比2006年增长53.37%,年均增长8.93%;第三产业增加值83465万元,比2006年增长119.89%,年均增长17.07%。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,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万元,达到30166元,比2006年增加10319元,增长了52.12%,年均增长8.75%。
(二)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
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继续呈现“二、三、一”格局,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5.8:73.8:20.44.调整为4.8:68.2:27.0。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个百分点,第二产业下降了4.2个百分点,第三产业上升了6.56个百分点。在生产总值中,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8149万元,超过GDP增长速度2.9个百分点,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达到22.0%。
(三)农业的基础地位明显加强
农业在水富县的经济中占据基础地位,虽然总量较小,但仍是不能忽视。十七大召开以来的五年,水富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,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农业生产实现了稳步发展,农村经济平稳运行。2011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864万元,比2006年增长66.9%,年均增长10.79%。其中,农业产值8677万元,比2006年增长57.4%,年均增长9.5%;林业产值1224万元,比2006年增长87.44%,年均增长13.39%;牧业产值10536万元,比2006年增长71.68%,年均增长11.42%;渔业产值627万元,增长91.74%,年均增长13.91%;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800万元,比2006年增长68.1%,年均增长10.94%。
(四)工业经济跃上新台阶
党的十七大以来,水富县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从十七大召开前的2006年与十八大召开前的2011年相比,全县工业总产值由21.87亿元增加到33.8亿元,增加了11.93亿元,增长54.55%,年均增长9.1%;全县工业增加值由7.34亿元猛增到2011年的10.89亿元,增加了3.55亿元,增长了48.37%,年均增长8.2%。与十七大召开前的2006年比较,2011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5234万元,增长199.32%,年均增长24.52%。其中:向家坝电站投资616658万元;城镇投资851790万元,增长212.97%,年均增长25.63%;农村投资23444万元,增长120.55%,年均增长17.14%。
(五)教育、文化、卫生发展较快
2011年末全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8804人;小学在校学生数9521人。学前教育3405人;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.55%,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98.55 %,比2006年提高1.75个零点。普通中学专任教师516人,小学专任教师551人。
2011年,水富县被评为“全国文明县城”,整体形象得到大幅提升。全年各类文体活动45场(次),建成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3个,灯光球场1个,全民健身工程点4个。自办节目播出时长3675小时。接待游客70.5万人(次)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.38亿元。举办了建县30年庆典等系列大型文体活动,编辑出版《水富三十年》综合性资料。
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稳定,医疗水平有所提高。2011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床位301张,比2006年多78张;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75人,较2006年增加了34人。
(六)职工工资、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